導讀:有聲音認為,《鏘鏘三人行》的下架很可能與鳳凰視頻牌照問題有關。
9月12日,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因公司節目調整,鏘鏘暫時停播,感謝大家多年厚愛,後會有期。
在愛奇藝中,盡管頁麵顯示2011-2017年的每期節目標題,但僅2014年以前的內容可以觀看,其他內容“因版權原因暫無法播出”。騰訊視頻該節目的更新停留在去年3月31日。此外,在微博搜索“鏘鏘三人行”,頁麵提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今年6月22日,廣電總局發布通知要求,針對新浪微博、A站、鳳凰網等網站在不具備《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情況下開展視聽節目服務,並且大量播放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時政類視聽節目和宣揚負麵言論的社會評論性節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近日發函責成屬地管理部門,按照《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采取有效措施關停上述網站上的視聽節目服務,進行全麵整改。
但這個理由似乎並不能解釋《鏘鏘三人行》在其他網站的集體下架,並且被下架的節目均為近三年的內容,因此,該節目在內容上很可能也觸碰了某些政策紅線。
盡管《鏘鏘三人行》官方口徑表示“後會有期”,但考慮到近期《金星秀》等語言類節目的停播,以及由“鏘鏘”原班人馬打造的《圓桌派》在互聯網平台的熱播,這檔老牌節目再次複播依然存在較大變數。
《鏘鏘三人行》可以說是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談話節目,1998年,鳳凰衛視《時事直通車》開始產生影響,鳳凰衛視希望趁熱打鐵,再度打造一個每天評論新聞時事的言論節目,由主持人竇文濤和兩岸三地的精英人士,針對熱點新聞事件進行討論。
按照竇文濤的定位,《鏘鏘三人行》“不求高度,隻求廣度;不求深度,隻求溫度;不求結論,隻求趣味。”因此,原本屬於私人間的聊天被搬上了電視,經過娛樂元素的注入,廣受好評。
在播出的19年時間裏,兩岸三地的眾多知識分子如許子東、梁文道、查建英、葉檀、王蒙、馬未都、馬家輝等在節目中與竇文濤談天說地,插科打諢,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一代觀眾群體的觀念。
根據《新周刊》對《鏘鏘三人行》的網絡受眾調查,56%的觀眾認為“鏘鏘”影響了自己生活中的談話風格。
從商業角度而言,《鏘鏘三人行》在開播的19年間,依靠三把椅子三個杯子,近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製作成本,取得了上億元的廣告投放,也是電視節目中“小而美”製作的樣本。
2016年10月,由竇文濤領銜的聊天節目《圓桌派》在優酷播出,這檔節目基本就是《鏘鏘三人行》的網絡升級版,延續“鏘鏘”老友記式的閑談風格,包羅萬象的話題,多元觀點的碰撞,主持人竇文濤也是一貫的 “揣著明白裝糊塗”,不搶話不冷場,讓《鏘鏘三人行》的忠實觀眾在新的時期找到了一塊樂土。
作者:地方